全行加密安全
需求分析:
(1) 敏感信息(PIN)加密
按照国内金融监管机构--“PIN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明文出现在硬件加密设备之外”的原则性要求,在整个业务系统传递的敏感信息主要指的是客户个人密码(PIN),均做安全加密处理。PIN的安全包括了PIN在产生、传递、传输、存储、使用全过程的安全。在业务系统内部网络的各节点,建立一套基于硬件加密设备的安全体系,是解决PIN保密性问题的唯一办法。
本方案建议采用ANSI X9.8作为PIN的密文传输形态的加密标准,根据该标准,持卡人的卡号参与加密。
(2) 保障数据完整性(MAC)
整个交易网络传递的报文中,有的交易流对私密性的要求并不高(如:订单交易中转过程中),但对数据完整性要求很高,如持卡人业务中的卡号、金额等域,存在着被非法更改以获取利益的安全风险,这些重要域在交易网络的传输过程中,必须进行完整性校验,即MAC校验。信息交换的双方约定一把对称密钥(ZAK),信息发送方在发送信息前,对关键信息生成MAC,并将MAC与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。接收方在收到信息后,先验证MAC,当MAC验证成功后,才处理信息,否则认为信息与发送方发出的原始信息不符,不予处理。根据实际情况,本方案对信息全报文生成MAC,对于数据长度过大的报文(超过300字节),则先用先采用标准HASH算法(MD5或SHA-1算法)进行数字摘要后,再做MAC运算。
本方案采用ANSI X9.9作为MAC标准。
(3) 密钥安全管理
在任何安全系统中,不管采用何种算法、密钥强度如何,其最关键的是密钥的安全管理、存储等问题。本次项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,需要通过一种安全管理系统完成密钥的产生、安全分发、定时更新、存储、销毁等整个流程的管理。同时,针对数量庞大的商户密钥的集中管理、更新,减少手工管理密钥带来的很高的人力成本和安全脆性性。
(4) 设备统一管理
硬件加密设备的是数据安全实现的基础保障。业务系统调用硬件加密设备完成数据安全保障工作,那么对于加密机设备的监控、管理,智能负载均衡、在线设备故障处理操作非常重要,所以实现加密设备的统一管理是安全基础建设的必需步骤。
(5) 性能需求
考虑到目前硬件加密机型号,因此方案设计时要考虑交易并发处理、密钥库容量、未来扩展性需满足网上支付的交易需求。
加密安全设计:
灾备中心加密安全:
密钥体系
设计特点
(1) 满足人民银行、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合规性要求;
(2) 规避安全事件,提升银行整体安全性;
(3) 规避责任,增强抗抵赖性,保障安全信誉和企业竞争力;
(4) 降低密码设备的后期投资,有效节约成本。
新闻中心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文章详情